着急赚“快钱”的国产导演们,其实从没停止过捧资本的“臭脚”

大家好我是阿飞,欢迎来到宅男部落

现在国产电影的上映,似乎总少不了“场外加戏”。

一旦票房不理想,主创们立刻有话要说。

导演哽咽流泪、官博破防上热搜、水军集体感慨观众“不识货”。

这些附加节目,有时候甚至比电影“本体”还精彩。

就比如今年的《深海》。

剧情好坏咱们先不谈,导演的一番话属实震耳发聩。

“下个片子要为投资人负责,做商业大片了。”

导演这句话还没等落地,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

“《深海》这部片子很有深度,简单点说,这电影挑人”

“《深海》这部耗时七年打造,用心钻研剧本的诚意之作如果这次票房不佳。

大概之后也很难看到类似的作品出现在大荧幕上了,能恰烂钱谁还好好拍,都去玩《熊出没》吧”

以上这些言论着实让人费解。

难道在中国只有商业电影才赚钱,票房不佳就是观众看不懂,观众不买账,以后从业者就都不好好拍电影了?

观众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道德绑架。

除了较为温和的“文斗”,主创们还有更加粗暴的“武斗”。

你说我营销翻车是吧?

律师函警告了解一下。

你说我票房不够高,没法拿冠军是吧?

幽灵场”了解一下。

这年头,消费者想好好看个电影都得小心翼翼是吧?

咱就是说,但凡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小心思多用在正地方。

国产电影的整体质量,会一年不如一年吗?

不止这些,其实老嘈早就发现,有一些畸形的东西,正在中国电影圈里野蛮生长,而他们也从未停止过捧资本的“臭脚”。

一、票房不够卖惨来凑

实际上“卖惨”这件事在各行各业都不少见。

只是近几年的电影圈太明目张胆,让观众感到反感,从而把所有行业的遮羞布一起扯下。

比如今年《深海》导演田晓鹏的“emo直播”。

在直播过程中,田晓鹏对《深海》票房未达预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投资过大、排片不够等因素均被纳入考量。

导演如此掏心掏肺倾诉,《深海》的粉丝见状也很“上头”。

在各大社交平台呼吁大家踊跃购票,“一起拯救国漫未来”。

也许田晓鹏本无卖惨的意思,但他客观上确实达到了卖惨的效果。

可票房不是“哽咽哭诉”就能飙升的,排片也不是电影院做慈善赠送的。

《深海》制作成本高昂,题材却小众,注定了“叫好不叫座”。

田晓鹏这样一番操作,颇有“道德绑架”之嫌。

卖惨激起观众同情心只是一时之计,幕后创作的种种不易并不必然构成观众买票的理由。

使用卖惨手段“反炒营销”的导演,远不止田晓鹏一个。

今年《中国乒乓》的导演邓超,和去年国庆档《五个扑水的少年》的导演宋灏霖,都玩儿过这一招儿。

从《中国乒乓》开始宣发,邓超的宣传策略就没离开过“卖惨”

改档、亲身上阵拉票房、承认电影拍得不好、直播卖票吼到面红耳赤。

最后没办法,邓超语重心长的说道:“全剧组都不容易”

可惜他感动了自己,感动了剧组,感动了粉丝。

诶嘿,就是没感动观众。

相较邓超,导演宋灏霖则更加直接,将一个“惨”字发挥到了极致。

“主旋律”大制作《长津湖》几乎吸干了国庆档的排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导演为了宣传电影,直播到凌晨,说了上百遍电影的名字。

在直播期间,该导演主动连麦五十多个网红,一遍遍放下自尊恳求帮助,结果九成多人毫不留情地挂断了连线。

惨吗?惨。

有用吗?无。

导演卖惨获得了观众的些许怜悯,但对票房带动作用有限,《五个扑水的少年》终究没躲过“陪跑”的命运。

质量尚可的电影在卖惨,公认烂片也在卖惨。

爵迹》扑街让郭敬明慌了神儿,drama不断他开始了“泪洒发布会”的戏码。

“我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书迷耻于对外说出粉丝身份,我想用优秀的电影回馈他们。”

郭敬明的卖惨发言,“情真意切”。

但问题是,郭敬明的粉丝之所以背上“庸俗”、“品位低下”等标签,那不是因为他抄袭又嘴硬吗?

相信我,你但凡不抄袭嘴不硬,你的粉丝根本不需要你卖惨。

有因必有果,今日的卑微是在偿还昨日的“债”。

当郭敬明凭着虚浮拜金的《小时代》系列赚得盆满钵满时,口碑大崩盘的种子早已种下。

观众累积的不信任,远不是几句轻飘飘地卖惨就能抵消的。

二、不怪电影不好,只怪观众不懂

如果说卖惨营销表面上还有反思的态度,那导演下场内涵观众缺乏电影审美。

山猪吃不了细糠”。

那就是赤裸裸地傲慢了。

你说《无极》一句不好,陈凯歌能记你十年。

堂堂金棕榈大导不惜跟网红置气,状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胡戈,“维护电影名誉”。

吐槽:“现在观众还达不到理解《无极》的水平。”

因为票房不理想发飙大吼:“你这么说我很不高兴”。

这样失态,可真没有大导演的风度。

但凯子哥好歹是为票房的真金白银气急败坏,而很多导演diss观众甚至都不需要真凭实据。

只需所谓的“逼格”就可以形成鄙视链。

现在的国产影视圈,是个小众文艺片就要鼓吹“沧海遗珠”,票房一不理想就要diss观众没品位,“只配看主旋律正能量”。

广大观众仿佛不再是电影从业者的衣食父母,而是他们的奴才。

消费者要像财主一样砸钱,像丫鬟一样“跪舔”,他们才满意。

就因为观众抱怨《一步之遥》剧情莫名其妙,姜文就说自己是在“包饺子喂猪”,把自己摆到了“开启民智”的崇高地位;

就因为观众嘲讽《私人订制》搞笑桥段低俗,冯小刚就说“垃圾电影遍地是因为垃圾观众太多”,甚至开“豆瓣都是大尾巴狼”的“地图炮”。

你以为冯小刚辱骂完观众就罢手?才不,他还敢“碰个大的”。

芳华》的“撤档风波”,明明是出品方担心排片不利主动逃档,冯小刚却“甩锅”电影局审核,暗戳戳内涵“创作环境不自由”

通过“暗示不过审”碰瓷官方反炒电影,还为撤档事宜专门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将作秀进行到底。

冯导,真有你的。

这场发布会堪称“骚操作”不断:

先是导演冯小刚为《芳华》延期上映鞠躬道歉,当记者问及撤档原因时,他一脸沉痛语焉不详,仿佛有莫大苦衷;

接下来,女演员们“闪亮登场”,来了出儿声势浩大的“集体道歉”,然后不约而同泣涕涟涟哭作一团,红眼圈仿佛在诉说委屈。

这场炒作表演,比《芳华》中任何一处场景都生动感人。

唯一状况外的男主黄轩满脸尴尬,呆滞的神情似乎在询问“这是在干什么”

辱骂观众审美、内涵创作环境、碰瓷官方审查,在国产电影导演们心中,似乎全世界都不配欣赏他们的“惊艳大作”了。

可事实究竟如何呢?

观众想看《摔跤吧爸爸》这样的作品,国产电影导演们却满脑子《过来吧小姨子》或《别这样姐夫》。

自己境界上不去,就不要怨天怨地了。

有那时间多琢磨琢磨,《我不是药神》这种电影都是咋拍出来的。

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说教

自鸣得意还不算,有些国产电影的导演们说教欲还特别旺盛。

他们喜欢把自己当“启智先师”,在电影中长篇大论输出个人观点。

曾几何时,列位大导热衷于“定体问”、“这国怎”、“我陷思”。

任何矛盾,都能拐到“体制问题”;任何冲突,都能揭露“社会黑暗”。

他们的想法和西方影评人不谋而合。

当一部部带有丑化祖国色彩的电影获得了国际荣誉,大导们仿佛掌握了“成名密码”,争先恐后塞“私货”。

取景必去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情节发展必然涉及龌龊“下三路”,似乎不抹黑些什么,就无从证明自己思想的“深邃性”。

而现如今,国产电影似乎又步入了另一个极端。

战狼2》开启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黄金时代”,最近几年,抗日、朝战、抗疫、撤侨、扶贫等“正能量”题材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爆发。

再正确的道理,观众听多了也会烦;再感人的精神,大家品多了也会腻。

爱国爱党、铭记先烈、尊敬各领域人才贡献,本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让好话变味儿,成为“正确的废话”。

这些年“主旋律”、“正能量”电影越来越多,实在有些“营养过剩”了。

“陶冶情操”太多次,观众会烦,市场反应会“逆反”。

《长津湖》上部刷新华语影史票房纪录,下部后劲儿疲软,缩水十余亿;

夺冠》获得了八余亿票房,同题材的《中国乒乓》折戟院线,首日票房不足千万,累计票房看趋势更是过亿都难。

并不是观众不再拥有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是生硬的说教、刻板的教育实在“遭不住”。电影是娱乐,而不是“上课”。

四、不是喜头悲尾的“喜剧”,不能算好“喜剧”

现在的国产电影剧本,越来越向央视春晚小品看齐。

除了喋喋不休说教,“喜头悲尾”强行煽情也学了个十足十。

曾经的开心麻花团队,是“麻花出品必属精品”的“喜剧扛把子”;而现如今,它已经成了动不动就煽情的“烦人精”。

去年五一档《哥你好》在煽情,暑期档《独行月球》在煽情,今年元旦档的《绝望主夫》,依旧在没完没了搞煽情。

无论“大男主”、“大女主”还是群像剧,无论科幻题材还是女权话题,开心麻花的喜剧片,总要想方设法“催”观众的眼泪。

最让人难受的,是本来笑的好好的,突然就拍个笑容渐渐凝固在脸上的镜头。

真让人遭不住。

不哭显得冷血,想哭又实在真情实感不起来。

观众看这种“喜头悲尾”的伪喜剧电影,没感受到搞笑,只觉得受罪。

不止开心麻花出品的喜剧片尴尬,在“喜头悲尾”的“妖风”笼罩下,整个国产电影市场已经看不到几部不尬的喜剧电影了。

一部“笑中带泪”的《你好李焕英》是新颖、是感动,部部都是高仿“李焕英”,华语喜剧片的未来就十分可怕了。

喜剧大师陈佩斯是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他也说过“喜剧没有笑就不是喜剧了”。

“高级”不是尴尬的遮羞布,如此煽情不要也罢。

“小品王”赵本山曾说过:“春晚小品的最大主题是快乐。”

同理,国产喜剧电影的最大主题,也应该是快乐,而不是眼泪。

五、拼盘电影糊弄事

说小品谁是小品,春晚小品有的毛病国产电影全都有,甚至还会“创新”。

小品演员们再“摆烂”,也不敢堂而皇之将完全不同的剧本强行合并成一个节目;可国产电影的主创,敢把“短故事集锦”搬到大银幕。

“综艺大电影”的噩梦尚未结束,“拼盘电影”又来荼毒观众的眼睛了。

从《我和我的祖国》开始,《我和我的XX》系列每年都在院线来一遭儿。

五六位“画风迥异”的导演,几群不知所谓的演员,一个笼统的宏大命题,电影就在这种状态下完工。

起承转合?剧情完整性?要这劳什子做甚。

一部“拼盘电影”能分别讲几个不同短故事其实已经很有“诚意”了,要是真想糊弄观众,还可以一个故事讲三回。

是的没错,《金刚川》就是这么干的。

管虎美其名曰“多角度叙事”,其实就是三位导演按自己习惯,把一个事件拍三遍。

如果成片能有《罗生门》的效果,观众也不会有抱怨。

可问题是这仨导演风格完全不“兼容”,大家的观影体验好似“过山车”。

观众默默在心里骂娘还则罢了,要是敢公开吐槽,立刻就会被“专业影迷”扣上一顶“没品位”、“不懂导演苦心”的大帽子。

要是观众能就事论事说上个一二三,还有另一套卖惨说辞等着:拍摄周期本来就短,幕后非常辛苦的,就体谅一下吧。

瞧,国产电影的种种“怪现象”,还能形成“逻辑闭环”。

结语:

国产电影如今正处于“野蛮生长”时期,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混乱无序,这是不可避免的,市场发达如好莱坞也曾走过弯路。

乱象意味着国产电影的危机,而危机通常蕴含转机。

荆棘丛中,必有精品脱颖而出,《流浪地球》等优秀电影的成功突围证明了这一点。

混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地鸡毛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就像一位网友给《深海》的评语。

希望导演能像一位厨师或者一位产品经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菜,什么时候该上架什么产品。

自己心里要有数。

不要因为太在乎自己的某个想法而脱离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没有人不辛苦。

别总想着要消费者给你买单!

简而言之,想要实现国产电影市场的“破茧重生”,我辈任重道远。

【本文为原创文章,独家发布于宅男部落(www.zhainantribe.com)作者:阿飞,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更多宅男女神街拍美女图片cosplay分享,宅男资讯尽在宅男部落。文章所用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侵删】

图片[1]|着急赚“快钱”的国产导演们,其实从没停止过捧资本的“臭脚”|宅男部落

今天的分享给大家就到这里,请大家关注宅男部落,定期更新宅男资讯宅男女神图片,街拍美女妹子图cosplay美女图片,敬请期待。

喜欢我们的分享请点击在下方点赞,或打赏~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宅咖”,点击侧边栏的个人信息,可以扫码加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