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分钟巨制,华语武侠电影开山鼻祖,徐克和李安都在模仿他!

大家好我是阿飞,欢迎来到宅男部落

去年的台湾影坛,有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纪录片《大侠胡金铨》上映。

谈到港台武侠电影,就绕不开胡金铨这个名字,胡金铨的电影号称“文人武侠”,他将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哲思融入其中,追求写意与极致美感的摄影构图、造型,影片讲究韵味处处留白,动作设计融入戏曲元素,他的电影 《侠女》(1970)获得了第28届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大奖,这也是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次获奖。

以胡金铨遗留给后世者的武侠片矿脉财富,拍他十个纪录片,其实都不嫌多。这套纪录片有上、下两集,220分钟,应该是一个里程碑的作品。

——编者注

胡金铨这三个字,对多数当代影迷来说,确实是相对陌生的一个名字。

但对于多数华人影坛上仍活跃的导演来说,胡金铨堪称是他们的心灵导师,胡导演就是当代殿堂级导演们的导演,光是看众多大师导演缅怀细数胡金铨与他们生命重叠交会的片刻,就让《大侠胡金铨》这部纪录片有着完全不同的访谈厚度与高度。

对电影史稍微有点认识的朋友,都会知道胡金铨的《侠女》当年在戛纳国际影展拿下高等技术大奖,对华人影坛来说,这可是无与伦比的至高光荣——因为象征华语电影走入下一个变化阶段,从过去受限预算与想象的阳春格局,在胡金铨的创作堪称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侠女腾跃在林间,僧人缓行于烟雾中,锦衣卫黄发红衣嚣张跋扈,武行在锣鼓点中对峙着,那从苍茫石滩上走来的侠客,衣角微动,预示前方看似平静的客栈里将有一场大变。

半个世纪后,侠客回到石滩上,当年的一切早不复见,可是的确曾有一个人在这片地上创造了一个武侠故事。搭建的电影场景可以消失,但创造故事的导演胡金铨、以及他留下的传奇,在武侠世界里不朽了。

导演林靖杰、监制涂翔文拍纪录片《大侠胡金铨》上下集「先知曾经来过」和「断肠人在天涯」,就是要把这武侠片一代宗师,带回年轻世代面前。

《大侠胡金铨》

The King of Wuxia

华语武侠第一大师

谈起港台武侠电影,今人只知李安的《卧虎藏龙》」,或者早一点有徐克的《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可是早在1960、70年代,胡金铨就凭着武侠进到戛纳国际影展拿奖,还入选英国《电影指南》评选出的当年「世界五大导演」。

胡金铨18岁自北平只身去往香港,做过各种底层工作,与电影的渊源从画布景开始,当过演员,1966年在邵氏公司导演《大醉侠》是最早使用武术指导的华语电影。1967年的《龙门客栈》缔造如今日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般的票房盛况,1975年《侠女》获戛纳影展最高技术委员会大奖;之后又有《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两片,后者获金马最佳导演、最佳美术设计奖。

既然要纪录胡金铨导演,这类编年体作品,都免不了分析作品的成就与影响力,但胡金铨的作品绝非用歌功颂德就能表现他电影的开创性,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能推出这样具有个人风格的电影绝非易事。而上下两集纪录片可以看成,上集用电影讨论他的人生,下集则是看导演的私生活与最后落寞的寂静与意外转折。

胡金铨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定位。

以武侠电影为硕士研究的监制涂翔文指出,武侠文化自古就有,更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发明未久就有武侠电影,但一直被视为通俗类型,不会有人觉得可以去国际参展、可以视为美学典范,不会有人认为武侠片导演是大师。

但是这些,在胡金铨之后都不一样了。

因为胡金铨会的太多,汇整起来被称为「胡金铨美学」。涂翔文说,从美术、武术设计、剪接、考据等等,从电影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胡的独特点,「他把武侠电影带到另一个境界,他真正建立属于武侠电影的艺术跟风格。

「因为他把武侠片当回事。」涂翔文说,胡金铨拍明朝,服饰、官帽、武器、历史,都是去故宫考证、研究过的。而这等功夫,不是以前拍武侠片的人会做的事。

再例如,早年武侠片的打斗很简单,两人拿着刀剑比画,香港有一段时间还以动画表现,但胡金铨非常认真地看待动作,他曾经自豪说:「动作设计这个词是从我开始的。

胡金铨让单一的动作在观众的眼中变得不可思议,利用剪辑技巧和蒙太奇效应,让箭飞得比观众视觉还快;在没有特效和计算机动画的70年代,把一个动作拆解成3、5个镜头慢慢拍,最后拼接起来,形成“侠女”徐枫快速上下的画面。

《侠女》最经典的竹林一战,徐枫一跃而下的瞬间三秒,居然一共有21个不同镜头动作切换。《龙门客栈》里的反派太监形象与客栈内的刀光剑影与京剧音乐配合的节奏。

「他之后,大家就觉得原来武侠片可以被认真对待,可以跟其他类型电影一样有艺术价值、有美学。」涂翔文说:「不是说胡金铨开始武侠片,而是他开始建立了一套很独特的美学,影响到后面,他太厉害了。」

武侠电影背后的政治寓言

本片的导演林靖杰拍过《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等作家纪录片,电影《最遥远的距离》获台北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及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的最佳影片,这次临危受命拍《大侠》之后,想对大侠说对不起。

胡金铨作为一位深受电影研究者关注的导演,历来皆有许多谈论他电影的文章,然而从那些文字里,林靖杰只能看到他在电影领域里的建树与成就,却看不到他本身有血有肉的生命情状。「电影取叫《大侠胡金铨》,对我来说,“大侠”是有人味的。很多时候,这些人物之所以能成其“大”,都是带有悲剧性的,这源自于他们对于“绝对”的追求,对于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在第二部曲中,勾勒出了胡金铨这样一位追求极致与纯粹的创作者,却必须面对俗世与时代更迭所加诸的残酷,而这便是林靖杰在试图凸显传主人物的立体面貌,亦是最为触动观众的部分。除此之外,电影访谈到胡金铨晚年在美国生活的旧友,也挖掘出过往的学术或评论文章几乎不曾提及的胡金铨人际关系与第一手证言。

在第一部曲中,林靖杰也提出了一个过去较少被强调的视角:以政治电影的角度来看待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因为胡导演拍那些电影的年代还在戒严,谈论政治是禁忌,所以后世在谈的时候,大多也都只谈他的美学、剪接、场景。但我觉得,他的政治性太不被看见了。

林靖杰是看台湾新电影长大的一代:「对我们这代来说,台湾新电影彷彿是平地而起的一堵高墙,在这堵高墙之前的东西都被排在外,我们只认识这堵高墙之后的东西。」他一度以为,台湾的电影艺术始于新电影,其他都只是娱乐。

所以当他去梳理资料、重看胡金铨的作品,这才发现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原来胡金铨是武侠片宗师、原来他开创了新式武侠、原来《龙门客栈》、《侠女》是这么经典。」

林靖杰发现,《龙门客栈》开创了港台武侠片的很多“原型”,锦衣卫、江湖侠客,还有一些暗器,以筷筒接飞箭再丢回去,石隽的侠客造型、上官灵凤的角色,后来许多武侠电影都一再使用这些原型。胡金铨电影的节奏畅快、武打漂亮,场面调度精彩,同为导演的林靖杰看得出门道,并因此而佩服。

此外,林靖杰承认年少时只看见胡金铨电影里忠奸二元对立,没有灰色地带或更多的层次,仁人义士保护忠良之后免于被追杀,认为太封建,「台湾新电影着重生活的现实,而武侠就是好人坏人打打杀杀,我们很容易觉得没内涵。」

可是现在,林靖杰发现,胡从最初《大地儿女》讲抗日故事、呼应最后想拍的《华工血泪史》,想说的都是同代的故事;再回看其人生,只身到香港吃尽苦头,经历大时代的颠沛流离,有不能宣之于口的想法。

林靖杰解读:「胡导拍的,是借古喻今,藉此抒怀。他的这些武侠电影就是政治电影。

所以,林靖杰想引用纪录片里香港导演舒琪的一句话:「我非常后悔,年少无知,很对不起胡导演。」也对不起李行白景瑞李翰祥这一辈,以及更早台语片时代的一些导演。

黄昏清兵卫

《大侠胡金铨》分二部曲,第一部是他快意武侠江湖的成就,第二部谈他的人生,尤其是后段的人生。

胡金铨1979年完成《山中传奇》跟《空山灵雨》,再隔一两年,台湾新电影即崛起,纪录片的导演林靖杰说:「胡导演在最巅峰时跟台湾新电影黄金交叉,台湾新电影起来,他断崖式掉下去,从此被遗忘。」直到他终于筹得资金并计划在1997年7月开拍《华工血泪史》,却在当年1月因心导管扩张手术失败过世。

胡金铨好友诗人张错比喻:「胡导就是黄昏清兵卫。」胡后期无片可拍,独身客居洛杉矶,身后留下大量书籍、资料,在那十几年,他未停止写剧本、写故事、写大纲、写企画案,不停找投资者,拍片梦不曾止息。林靖杰叹:「胡导演最后的10几年,整个电影界几乎忘了他,他从一个世界五大导演的巅峰,突然之间人潮散去。」

胡金铨甚至动过念头要拍英语教学录像带。林靖杰闻之心酸:「我很难过,因为我也想过拍英语教学录像带,但那是我刚出社会,真的谋生无门,胡导演一个世界五大导演,已经拍出影史经典的大导演、拿到戛纳国际大奖的大导演,却竟然要拍英语教学录像带来谋生。」

监制涂翔文分析胡金铨后期的困境,首先是武侠的盛世已过,80年代走向功夫片,要看有真功夫的明星;第二,胡也开始不甘心只拍武侠片,他对佛学、禅学、人生哲学有更多的体悟,想讲的东西不一样了,可是大环境证明他的其他尝试不成功。

第三点是,电影界越来越求效率和收益,可是《空山灵雨》跟《山中传奇》拉到韩国拍了两、三年,投资那么多,票房却不尽理想。偏偏胡金铨大概不会接受小成本一点、时间短一点、在摄影棚拍,他有坚持,可是电影界愈来愈少人可以理解他,愿意花那么多钱跟时间陪他熬出大作。

时不我予,后来胡金铨与徐克合作《笑傲江湖》,连他自己都发现磨合有问题,连拍电影的方法、逻辑都不一样了。

泽荫多位大导

纪录片光是看徐克与吴宇森聊胡金铨这两部片的拍摄想法,看他们眉飞色舞的神情,似乎在胡金铨导演里的回忆,都让他们成了小影迷。

徐克在片中讲述:「我是他的灵魂灌注我身上的结果」;吴宇森说:「当时香港影坛跟风的很多,我是当中的一个。」他们都说受到胡金铨的影响,但这世间只有一个胡金铨,大侠来过,走了。

监制涂翔文说:「胡导演的厉害就在于,他之后所有华人拍的武侠电影,都会找到他的痕迹,因为他帮武侠电影定出一个无法推翻的定义。」

以《卧虎藏龙》为例,第一场戏章子怡去偷剑、杨紫琼追出来,两人边跑边打,轻功上屋顶,愈打愈激烈,整场就是以京剧的锣鼓点表现。涂翔文说,李安的设计很聪明,但这个手笔追溯起来是有源头的,就是胡金铨首先将京剧与武侠片结合。

涂翔文记得李安受访时曾说,每个人在创作的时候,不会想去模仿谁,而是发挥自己的才能跟创意想尽办法去拍,是拍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决定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冥冥中是受到了胡金铨的影响,「因为胡导演建立的典范太经典、太根深蒂固,有些东西会不自觉地出现,那就是从他那里吸收来的。」

徐克《新龙门客栈》明显借鉴胡的《龙门客栈》和《迎春阁之风波》,张曼玉演的风骚老板娘其实来自后者李丽华的角色。

吴宇森也数度讲过,虽然他拍的是时装的黑帮或警匪动作片,但很多动作设计与拍电影的观念受到胡的影响;即使是拍文艺片的许鞍华,也受过胡金铨灌顶。

同为导演,林靖杰是有感觉的,其中一点就是镜头的运用。因为他深深被侯孝贤那种定镜、长拍的美学震撼,自己拍片时也这样拍,但是等到开始要让摄影机运动时,却发现很无措。

「看了胡金铨所有电影,原来他们那个世代已经把摄影机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场面调度、美术陈设、演员走位,做得那么厉害了。」这让林靖杰觉得很惋惜,一些电影的美学、技术、工作方式、基础工业,连片场都荡然无存。

林靖杰说,现在若有人想拍武侠片,一定是难之又难,因为什么都没有了,但台湾不是从来没有,「这个曾经的存在会激励我们与更年轻的一代,阿公、阿祖那一辈导演已经做到那么饱满而成熟,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接上去。」

不管流行怎么变,武侠片不死,很多华语片导演都承认有个武侠梦,侯孝贤拍《刺客聂隐娘》、陈可辛拍《投名状》跟《武侠》、李安拍《卧虎藏龙》、王家卫都拍了《一代宗师》。

可是为什么2022年还要看胡金铨的纪录片、看他的数位修复电影?涂翔文说,因为未来再有人要拍武侠片,可能会挖《卧虎藏龙》、《武侠》、《一代宗师》出来看,但最终还是要看《侠女》、《龙门客栈》。

「再有一位这样真正建立惊人美学或是创意的大师?很难说。」因为华人世界见过了胡金铨建构的武侠世界,早有一套飞檐走壁、林间打斗、轻功水上飘的美学体系,先知来过了,就等着更多受启发的导演们创造新的武侠宇宙。

大侠背后

胡金铨后期空有理想却无金援之苦,林靖杰懂,为了拍「大侠胡金铨」,他也碰到理想与现实的扞格。

林靖杰叹:「电影创作是一种最痛苦的创作,因为有太多外在因素会影响最后的作品。」他的难题在于,以公部门的预算拍一位大导演的纪录片,自然会使用大量的旧电影、以及多位受其影响的后辈作品,没想到谈版权的过程非常艰辛。

有些是版权在香港,往往也就是有中资,而中方从大中华区的市场去估算收益,开出天价版权费;还有一些是因旧电影公司已不在了,片子版权紊乱,根本无从谈起。林靖杰坚持到最后一刻,可惜还是有一些想用的电影片段、或具时代性的歌曲无法用。

幸而在拍片过程中还是有许多惊喜的美好,许多影人一个介绍一个,让林靖杰意外补足了洛城时期的许多故事。

胡金铨御用男主角石隽的出现也是峰回路转。林靖杰最初得知石隽常去国家电影中心整理胡金铨的文物,他便设想纪录片中,这位昔日的侠客行走在都市丛林中的画面。结果和胡有师徒情份的石隽生气了,不同意这样“污辱”恩师的纪录片。

还好访问过后重获石隽信任,他同意重回电影场景,包括《侠女》的太鲁阁峡谷、《龙门客栈》的苗栗火炎山、徐枫俯冲而下的日月潭。林靖杰形容:「看到石叔来到久违近50年的场景,目光搜寻当年的地点,身影在那里穿梭,很感动。」

林靖杰也致敬胡金铨武侠片一定有的烧烟,这又是胡的发明,汽油桶装湿稻草边烧边搧,工作人员搧出涕泪,镜头里却是竹林间烟雾燎绕。但时代进步了,林靖杰找到烟饼替代,石隽以打火机点烟饼,烟起,大侠穿过竹林,留下背影。

「我在拍摄的当下起鸡皮疙瘩。」林靖杰说:「当年胡导烧稻草,30岁的石叔穿梭在林间,现在胡导不在了,80几岁的石叔替他烧烟,胡导的经典画面出现了,侠客走进烟雾里穿越时空,走进胡导演的武侠。」就如电影《天堂电影院》,电影成为哆啦A梦的任意门,带领观众跟着石隽,穿越到另一个美好的想象世界。

完成纪录片后,林靖杰最大的心得是,台湾电影史过去着墨最多的是台湾新电影,还缺了很多拼图,希望「大侠胡金铨」可以多少补足这个失落的拼图。

纪录片的上集非常适合让电影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看这个伟大导演的崛起之路,有其时代红利,在那个时代,真是时势造英雄。更看见胡金铨的视野与胆识,能在当代见人所未见,难怪他的武侠电影可以超越一甲子的时光,仍然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影响后来徐克拍摄的《新龙门客栈》、李安的《卧虎藏龙》等片。导演们从胡金铨作品中吸取养份,反刍吸收致敬。

看到曾经与胡金铨共事多年,堪称是师徒关系的石隽前往多片当年拍摄地,回忆与胡金铨导演共事的故事,那些甘苦过程,真是点滴在心头。导演林靖杰与团队历时四年多筹备拍摄,最有意思的则是还要现场重现部分片中段落,透过电影中的大侠石隽,带领观众走入时光隧道,发现原来当年电影里的拍摄场景,都在台湾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拍摄,才能成就电影中的江湖味。

《大侠胡金铨》看胡金铨如何从北京、台湾、香港到美国这四个国度发展,他的徒子徒孙们又如何看待师父的作品?特别是石隽说出了很多心里话,徐克则回忆不少过程,加上曾经合作《笑傲江湖》,可以看出徐克导演对胡金铨感激在心,但商业合作似乎最后还是伤了一点老导演的心。吴宇森对导演一直有情有义,最后甚至是出钱在洛杉矶买了墓地以供后人吊唁。

其他如:王童、许鞍华、洪金宝、徐枫、郑佩佩秦沛李屏宾、金马奖最佳剪辑陈晓东与影评人焦雄屏、闻天祥、黄建业、舒琪,每个人回忆过程,都是有血有泪的故事。

《大侠胡金铨》是献给影迷们的一堂导演必修课,原来众多港台大导演们心中的大导演,就是胡金铨,说他是影坛先知,绝对不是浮夸形容。最后更看见这位先知终究要与商业体制妥协奋战,不胜唏嘘。

【本文为原创文章,独家发布于宅男部落(www.zhainantribe.com)作者:阿飞,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更多宅男女神街拍美女图片cosplay分享,宅男资讯尽在宅男部落。文章所用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侵删】

图片[1]|220分钟巨制,华语武侠电影开山鼻祖,徐克和李安都在模仿他!|宅男部落

今天的分享给大家就到这里,请大家关注宅男部落,定期更新宅男资讯宅男女神图片,街拍美女妹子图cosplay美女图片,敬请期待。

喜欢我们的分享请点击在下方点赞,或打赏~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宅咖”,点击侧边栏的个人信息,可以扫码加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